close
[遠見雜誌] 台灣競爭力消逝了嗎?台灣,競爭力消逝了嗎?精英齊聚深思「突圍之道」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學習iPod精神 作者:楊芳儒/張彥文整理 攝影:黃菁慧 2006.2 /新塞翁學 元月5日由工研院主辦的「台灣,競爭力消逝了嗎?──從美國與台灣近十年的創新系統演變,探索下一波國家創新政策」專題論壇,來自太平洋兩岸的產官學名家,熱絡談論產業創新方針,齊力為台灣找出路。 元月5日由工研院主辦的「台灣,競爭力消逝了嗎?──從美國與台灣近十年的創新系統演變,探索下一波國家創新政策」專題論壇,來自太平洋兩岸的產官學名家,熱絡談論產業創新方針,齊力為台灣找出路。 這個產官學盛會,匯集台灣、美國的各界精英。美國方面,由擁有美國半導體教父美名的SEMATECH(美國半導體科技研發中心)榮譽董事長史賓賽(William J. Spencer)領軍,包括威森勒(Charles Wessner)、安士敦(Alice Amsden)艾德海特(Lonnie Edelheit)、費勒(Irwin Feller)、佛朗(Kenneth Flamm)、古德(Mary Good)、麥爾斯(Mark Myers)、西普(Stephanie Shipp)等專家共襄盛舉;台灣則有工研院院長李鍾熙、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史欽泰等台灣半導體業界重量級人物。 難得的是,這個「十年的創新系統演變」的研討盛會,也吸引了台灣許多重量級服務業的總經理與會。台灣愛普生科技總經理李隆安,南僑集團總管理部兼冷凍麵糰事業部總經理陳宏文,都全程、全神貫注聆聽,顯示「創新導向的經濟」已經是台灣企業界共同的核心關懷。 「用創新,維持國家競爭力,這是關鍵,」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在論壇開幕時指出台灣下一波產業向上提升的核心價值。 數度應邀到台灣,甚至為行政院內閣上課的管理大師、哈佛大學教授波特(Michael Porter)參訪台灣時,就曾經耳提面命地說:台灣要持續發展,一定要轉型;由勞力密集的生產製造階段,拉抬到投資密集階段,然後再接再厲提升至創新階段。 創新究竟該如何定義?發明(Invention)和創新(Innovation)又有什麼不同? 擁有美國半導體教父美名的SEMTECH榮譽董事長史賓賽簡單比喻,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是一項發明;新的空中巴士A380提供空中賭場、豪華設施則是一項商品創新。他指出,「創新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未來也會不斷的出現。」 美國目前的經濟成果,高達50%是由科技所主導,如何順利將科技導入市場,改善人類生活,也是產業界面對的創新課題。(楊方儒)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 學習iPod精神 工研院成立於1973年,當初成立的宗旨,是為台灣產業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我們的作法是針對市場需求,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在功能及速度方面,必須和其他單位不同,如此才能創造最大價值。 1980和1990年代的台灣,為了符合製造業客戶的需求,工研院的工作在於協助製造業,以更有效率的生產製程,降低生產成本,達成大量生產及銷售的目標,只要能做到這個目標我們就成功了。 之前我們的確做得很稱職,帶動經濟成長,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也造就像聯電這種國際性的大公司。 但這套作法有檢討的必要,因為近年來我們的人均GDP成長幅度減緩;換句話說,我們在製造業的競爭優勢,正在快速消失。台灣的競爭力消逝了嗎?如果站在製造業的角度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台灣如何發展下一波的競爭優勢?現在大家都知道要做品牌,要提供上中下游的整體服務,這對過去以製造為主的台灣是一道很大的障礙。 我們現在要看的是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供應商的需求;不能只斤斤計較降低成本,要研究我們能提供什麼更新的產品跟服務。所謂的效益不只是量產,還要有良好的獲利能力。 台灣應該找出二十一世紀真正的需求在哪裡。台灣要走出「依客戶訂單規格生產」的思惟,思考我們可以為消費者創造什麼價值和效益。 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大家都在談的iPod,大多是台灣代工的,把它拆開來看,也沒有什麼創新,或是突破性的科技。但是它能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喜愛,重點就在它的軟體設計,真正切合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台灣應該學習的精神。(張彥文整理) (精采內容請見2月號遠見雜誌)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